儿子结合父母专长 创新擂茶包 健康美味
(金宝9日讯)突破传统创新意!就读餐饮管理业(hospitality)及拥有相关经验的杨家俊,结合父母亲的专长,创出簇新的擂茶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现年27岁的杨家俊,于2013年与父亲杨兆德(62岁)、母亲蔡玉梅(52岁)一起在霹雳州金宝新街场经营家乡味茶室,并在最近推陈出新,卖起自行研发的擂茶包。
杨家俊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路,刚开始经营该茶室时,卖的食物有擂茶饭、叉烧包之类的。
“虽然我的父母拥有经营餐饮的经验,但觉得当时贩卖的食物不特别,因在附近也一样容易获得。于是,我尝试结合父母的制包子和擂茶专长,看是否能够研创出新的东西。”
他说,最初的点子是,如何让这新作品符合城市人的口味、健康又容易携带,最终擂茶包便成其主打食品。
蔬菜味道不浓
他指擂茶的特点是蔬菜的味道不浓,又有花生的甜味。但是擂茶饭不能收太久,最多是一天而已。随后,他把父亲的制包经验,结合母亲的擂茶手艺,融合成擂茶包。
“一般来说,用发酵好的面将擂茶馅料包成包子,将包子下锅蒸熟。我过去有烹饪亚参叻沙的经验,加上平时帮忙父母亲制作包子,所以尝试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话说如此,他也尝试了1到2周,不停的拿给朋友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才开始出售。目前有素食和荤食擂茶包。
蔡玉梅获得母亲真传
来自金宝也南新村的蔡玉梅,10多岁开始就跟随母亲谢娇学习准备擂茶饭。
她说,擂茶包的馅料与擂茶饭一样,包括长豆、蒜、虾米、豆腐、菜甫、树籽菜、大葱、豆角,而素食的擂茶不放虾米,但会用香酥鸡的炸料、萝卜丝。
“每个地区的擂茶饭材料不大一样,我放大葱是为了加些甜味,可能其他人的擂茶用不同的材料增加同样的效果。”
她透露,拥有九层塔的擂茶渣,也参入馅料里,跟包子一起蒸熟。
“很多外地顾客向我订购,特地拿回去给家人享用。他们说把擂茶包先冷冻,要吃时再蒸熟。”
杨兆德十多岁学做包
杨兆德从10多岁开始学习制作包子,曾在汶莱的酒楼工作长达30年。回马后与妻子经营家乡味茶室。
他说,制作包子的过程中,从搓粉到蒸,绝不掉以轻心。
“我把粉放进机器搅拌之前,一定亲手搓粉,是为了让包子酥软又不粘牙。”
他说,这可能跟其他制作包子的过程不大一样,无论如何,满足符合顾客的口感才是最重要。
“如果是顾客要求没有虾米的擂茶包,包成包子的过程要快,因为有关馅料一旦从冰箱拿出来久了,就会溶化,会有汁。若馅料处于冰冻状态也是难包,太硬了,包子很难合起来。”
他说,天气也是影响包子发酵的时间。如果天气热,发酵时间较快,也需要拿捏水份。
独家报导、摄影:许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