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食肆“打包”生意惨淡 各界寄昐管制令奏效
(本报谢志明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怡保27日讯)行动管制令启跑迄今超过一周,食肆在首周的“打包”生意惨淡,生意额锐减至少50%,有的甚至暂时停业,但各界皆寄昐行动管制令能奏效,一切早日返回正轨!
自首相丹斯理慕尤丁宣布大马18日起至31日实行行动管制14天后,并于3月25日宣布延长管制令至4月14日,在该行动管制令下,虽说国家安全理事会允许食肆营业,但同时也定下了食肆不能堂食,只许顾客外带或外卖的规矩。
随着动管制令实行至今已超过一周,本报走访了市内多处食肆,大部业者纷纷告知行动管制令下,食肆首周生意锐减这一惨况,声称目前只盼望疫情尽快好转,否者大家皆无可奈何。
“虽说生意淡薄,但碍于目前新冠肺炎(2019新冠状病毒疾病)疫情,这些都是没办法的,大家只能咬紧牙关忍耐,只愿管制令能奏效,到时就可让各行各业回到正轨。
受访业者也透露,所有食肆生意都受到管制令的影响,但当中受影响最大的还要数茶室生意,毕竟没了堂食,饮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加上政府后来再限定每户人家的出门人数仅可1人,茶摊顾客更是大大减少。
有业者告知,行动管制后其店面干脆关了茶水部,行动管制期间只售卖熟食,除了节省人手,也为店铺节省不必要的茶水开支。
与此同时,也不少业者反映指担心接下来会引发食材原料供应不足,因现阶段陆续都有许多行业选择暂时停业。
部分业者也告知,行动管制后也开始节流,包括进行了人手方面的调整,减少一些上班的员工,以降低每日店面开支。
“毕竟没了堂食后,营运所需的人手也不需要太多,一些如清理桌面残余、洗碗碟等等的工作,都已不再需要。”
值得赞许的是,据媒体观察,前来食肆打包的大多数顾客们,都已逐渐习惯了管制令下的规矩,在没有官员的监督下,皆自动自发地保持一段“社交距离”。
■阿兴(烧腊摊主)
相比行动管制的首两天生意,其实这几日有好转的迹象,但整体而言,大家生意还是明显减少了。
毕竟行动管制后,出门的人少了,各食肆的客源当然也少了。
不过这几日有好转迹象,相信是因为不少原本有营业的食肆,最终选择了暂停营业,现在客源都跑来这了。
但所谓的好转,只是比起首两天好了少少,并不是说行动管制后,我的生意变好了。
■阿耀(粉摊摊主)
行动管制后,生意锐减至少50%,但都无可奈何,毕竟非常时期,也只能如此。
对比平时忙不过来的情况,现今阶段显得较为空闲,但这也是没办法的。
希望行动管制奏效,不用再延长下去,否则大家还要煎熬多一阵子。
■陈文华(料粉摊主)
生意确实有减少,但我更担心的是原料供应不足。
我粉摊售卖的各种酿料、炸料、鱼丸猪肉丸这几日生意不错,不排除有顾客买回家“囤货”。
但大多数这些炸料肉丸等来时并不是成品,是我购买原材料后,回家酿制及手打的,是绝对需要原料来准备的。
万一行动管制延续下去,引发供应不足的问题,到时真的连想卖都不能卖了。
■张先生(西餐摊)
饮食业备受行动管制,生意跌了40至50%。
很多顾客都不出门,加上附近许多行业店面都没营业,顾客当然也跟着减少啊
虽说不至于亏本,但现阶段这非常时期,每日的营业额也只勉强过关,还算能支撑而已。
■阿群(茶水摊业者)
行动管制茶摊生意最受创,相比熟食,顾客前来打包的都未必会购买饮料。
过往堂食的顾客都会点饮料,但打包的大都不会,毕竟打包回家后,家里也能自己泡饮料。
虽说偶尔还是会有顾客会打包饮料的,但绝对不多,就一两包而已。
可能1人来打包4个人份的食物,饮料可能只点一份自己喝。
■王先生(煮粉摊业者)
生意不见一半,但国家现在有难,也只能这样,希望疫情尽快好转,让大家都能安心找吃。
行动管制其实也导致我的原料不足,就如日前民众大扫货,就让我常光顾的猪肉店的猪肉售罄。
结果我的煮粉只能以鸡肉和猪肉掺半,只能和顾客说声不好意思。
除了食材,希望政府也留意各类货源问题,因大家真的会担心货源短缺,还有口罩迟迟未能流入市场的问题,也尽快解决,不然大家都买不到口罩。
■庄辉汶与潘彗燕(咖喱粉专卖店业者)
行动管制后,店面也开始节流,包括进行了人手方面的调整,减少一些领日薪的员工,以降低每日开支。
没了堂食后,其实店面所需的人手也不需要太多,一些如清理桌面残余、洗碗碟等等的工作,都已不再需要。
另外,我们也关了店面的茶水部,目前只售卖熟食,毕竟茶水生意严重减少。
现阶段熟食打包的生意,还算可以经营,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太多,勉强不亏就是万幸了。
■邱文传(51岁,房屋发展商)
延长行动管制令后,影响房屋业,律师事务所关闭,无人负责买卖合约签署。
近年经济低迷,房屋销售欠佳,如今遇上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肆虐及行动管制,根本无法售出房屋,月尾又要发薪给员工,令发展商经济担子相当沉重。
希望与政府反映发展商难处,缓和行动管制令下出现的经济问题。
■钟迦宏(43岁,墓碑设计业者)
随着行动管制令延长后,除了节衣缩食外,也得有一些储备金供员工发薪,因为这次疫情牵涉甚广,目前重新规划个人开支,也以信用卡暂时缓和本身的经济情况。
希望政府推出更多有关振兴经济措施,协助各行业,助彼此度过难关。
■林日粮(52岁,服务业者)
几乎无收入,目前是依靠储蓄供日常开支,也得规划未来两周的开支与粮食储存。同时,注意政府是否对各行业者有何资助,以助解燃眉之急。
■陈福贤(65岁,新希望善心中医院主席)
目前尚有私人赞助及报效物资粮食。这段日子仍会派饭给贫老及弱势群体,因为新鲜蔬菜及肉类尚有供应,而且已有预算。至于在员工发薪方面,尚能支付,早前环保回收资源的收入已作储备,因此若延长管制令,尚可维持一段时日。
■冯文翔(50岁,商人)
补习社暂停,目前收入都靠平日储蓄,几乎可维持一个月而已。疫情严重,市场购买医疗用品也缺货,暂时协助友人售卖口罩等医疗用品帮补家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