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霹雳 > 社会

狮尾村

老鹰

小鹰崽

文 文 文

观鸟发烧友涌狮尾村 拍着看着 鹰崽长大

(怡保18日讯)长大了!

约3个月前一对在狮尾新村大街靠近红绿灯旧银星戏院前的大树结巢,并孵出一隻小鹰,如今这隻逐渐长大,羽毛丰盛并开始学飞,跌跌撞撞的萌样,每天吸引不少来自各地的观鸟发烧友追看的成长过程及这一家三口的鹰踪。

羽翼渐丰的小鹰崽长大了,正展翅学飞。(图由黄有福提供)
羽翼渐丰的小鹰崽长大了,正展翅学飞。(图由黄有福提供)
鹰妈妈叼来美味的蜂蜜,小鹰崽立马回来享用。(图由黄有福提供)
鹰妈妈叼来美味的蜂蜜,小鹰崽立马回来享用。(图由黄有福提供)
每天在不同时段,吸引来自各区的观鸟者到来观鸟。
每天在不同时段,吸引来自各区的观鸟者到来观鸟。

早前因面对各项管制令,令观鸟者无法前来观鸟,随着政府开放可跨县后,便开始陆续吸引不少观鸟者到来观鸟;他们也辨认出这对为凤头峰鹰(Crested honey buzzard),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对竟拾弃绿色森林,而选择在闹市街头结巢,这也让他们感到欣喜,不必远到森林处便可轻易观看到稀有品种的

一天天长大的,在高树上学飞,树下便是大马路,更有一些观鸟者担心不小心掉落马路,但幸好至今仍平安无事。


一些观鸟发烧友隔着马路,使用“大炮”摄影器材观看鹰踪。
一些观鸟发烧友隔着马路,使用“大炮”摄影器材观看鹰踪。
鹰妈妈护着刚出世小鹰崽。(图由黄有福提供)
鹰妈妈护着刚出世小鹰崽。(图由黄有福提供)

路过的一些驾驶者也关注到驻足在大树下及红碌灯路边使用“大炮”摄影器材拍摄及观鸟时的情景,也好奇探头的向大树高处观望。

《中国报》就此走访部分观鸟者,当中有者早在3个月前便开始观看结巢过程,但因碍于管制担心违反标准作业程序而暂停追看鹰踪,如今在开放后每天都来追看一两回,有者一看便是两三个小时,过足观鸟瘾。

他们也说,随着开始学飞,预料在多一两个星期后便会在羽翼长丰将可展翅高飞,离开鸟巢,届时也就结束观鹰的日子。

鹰爸爸披着一身褐色羽毛,目光锐利的站在枝头上观看四週。(图由黄有福提供)
鹰爸爸披着一身褐色羽毛,目光锐利的站在枝头上观看四週。(图由黄有福提供)
鹰妈妈的一身黑白色间隔的羽翼色泽属稀有的鹰类颜色,令观鸟者为着迷。(图由黄有福提供)
鹰妈妈的一身黑白色间隔的羽翼色泽属稀有的鹰类颜色,令观鸟者为着迷。(图由黄有福提供)
黄有福
黄有福

■黄有福(退休人士)

经常到处观鸟,早前在获友人告知狮尾新村大街可看到凤头峰鹰(Crested honey buzzard)且是“一家三口”时,令我雀跃,但在观看第一天及拍摄小应崽后,隔日政府便宣布行动管制令,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唯有暂停观鸟。

在开放后,我几乎隔天便从早上8时观看至上午11时,每次约3至4个小时,期间可看到这对的动静及“作息”情况,当中鹰爸爸与妈妈不时出外觅食,偶尔叼来枝叶作鸟巢修补,有时则叼来蜂蜜及小鸟以喂食,而鹰妈妈喜欢站在电灯柱上观察周遭情况。

如今已羽翼逐渐丰满及在学飞了,也意味着一当小鹰学会展翅高飞后便会离开鸟巢,也就结束在此观鸟了。

邱先生
邱先生

■邱先生(观鸟发烧友,退休人士)

这对很特别,尤其是雌鹰羽毛的颜色分别是黑色与白色,这是少有的鹰类颜色,而则像鹰妈妈的毛色,雄鹰则是一般的褐色。

一般的都是在森林裡结巢,但这对却选在闹市中结巢,可能是这棵大树枝桠丰盛容易结巢。这也让爱观鸟欣喜,在城市内便轻易可观鸟,因有时特地到森林裡观鸟都未必能观赏到鸟结巢及看到小巢成长过程。

我觉得这隻相比我过去看过的其他较“懒惰”,牠较少展翅学飞。

不过,这是难得一看的情况,如果不是碰上限制跨州,相信已吸引不少国内外观鸟发烧友到来观赏。

如果这个鸟巢未被破坏,希望这对能够重临,相信届时此处将成为观鸟景点区。

卡里亚本
卡里亚本

■卡里亚本(61岁,园艺工作者)

我30年前便爱上观鸟,数年前因生病才暂停观鸟,约1个月前发现这裡可观鸟,随后每天上班前及下班后都会到来用望远镜观看这“一家三口”的情况。

除了这对,最近也出现逾10隻在空中盘旋的情景,而这对也相互应。

我特别喜爱看,尤其其双眼非常锐利,在看准猎物后准会被抓到。此外,观赏其起飞与降落及在空中遨翔与盘旋的英姿,心裡有说不出的愉悦,能够看到这一切,等待都是值得。

张敬海
张敬海

■张敬海(61岁,观鸟发烧友,退休人士)

我是于2个月前开始到来观鸟,如今已逐渐长大了,就像看着一个小婴孩出世及慢慢学走路的过程。

我前一两天曾看到牠在鸟巢旁学飞,但没翅膀没拍几下就“失足”掉落了,幸好是掉落在其他枝桠上,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有趣及吸引人。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