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霹雳 > 社会

◤怡保的蜕变◢下篇

“锡都”

“山城”

文 文 文

◤怡保的蜕变◢下篇 怡保又名“锡都” 位居国内第4大城市

怡保,又名,由于盛产锡矿,又名,是继吉隆坡、新山及槟城之后,国内第4大城市。

相传,怡保之名源自当地名为“IPOH”的毒树,当时原住民把毒树树汁涂在箭头上以作打猎之用。

建于1914年至1917年,结合摩尔式和维多利亚风格怡保火车站,被称为怡保的“泰姬陵”。
建于1914年至1917年,结合摩尔式和维多利亚风格怡保火车站,被称为怡保的“泰姬陵”。

怡保也称为“坝罗”,即马来语中的“码头”之意,开发初时,皆是原始甘榜,经过时代洪流的洗礼,才有了今日所见之面貌。

多年来,怡保的发展有目共睹,许多旧建筑物也重新包装或重修,吸引商家入驻及赋予新生命,一改人们以往怡保是老城的老旧印象。

如今,怡保市尚能看见一幢幢见证历史的古老建筑物,而随着市内许多发展计划的推行,今日的怡保已成为重要的工业、教育及投资中心。


怡保波士打律桥今日依然存在,其左侧的水月宫早已一改早前的简陋面貌,成为市内其中一所香火鼎盛的华人庙宇之一。
怡保波士打律桥今日依然存在,其左侧的水月宫早已一改早前的简陋面貌,成为市内其中一所香火鼎盛的华人庙宇之一。

建于1928年的怡保高等法庭,至今依旧是许多重大案件审讯的地方。
建于1928年的怡保高等法庭,至今依旧是许多重大案件审讯的地方。

超过60年历史的美丹杰车站,人们以往称之为“巴士车头”,虽然如今怡保巴士总站已迁至美鲁拉也,但美丹杰车站至今依然是市内公共交通的其中一个转驳站。
超过60年历史的美丹杰车站,人们以往称之为“巴士车头”,虽然如今怡保巴士总站已迁至美鲁拉也,但美丹杰车站至今依然是市内公共交通的其中一个转驳站。
超过60年历史的美丹杰车站,人们以往称之为“巴士车头”,虽然如今怡保巴士总站已迁至美鲁拉也,但美丹杰车站至今依然是市内公共交通的其中一个转驳站。
超过60年历史的美丹杰车站,人们以往称之为“巴士车头”,虽然如今怡保巴士总站已迁至美鲁拉也,但美丹杰车站至今依然是市内公共交通的其中一个转驳站。
建于1940年的大华戏院,曾是市内著名戏院,但后来因受到时代洪流的冲击于1998年关闭。
建于1940年的大华戏院,曾是市内著名戏院,但后来因受到时代洪流的冲击于1998年关闭。
如今当年的“大华戏院”已变成了“大华公寓”。
如今当年的“大华戏院”已变成了“大华公寓”。
“二奶巷”是怡保新街场开埠功臣姚德胜送给其第2名太太的礼物,与“包二奶”并无关连,
“二奶巷”是怡保新街场开埠功臣姚德胜送给其第2名太太的礼物,与“包二奶”并无关连,
如今“二奶巷”已成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如今“二奶巷”已成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