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鱼皮製“愤怒鱼” 含毒河豚变可爱 | 中国报 Perak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霹雳人 ChinaPress
    sg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带刺鱼皮製“愤怒鱼” 含毒河豚变可爱

    (曼绒24日讯)河魨(Puffer Fish,也称河豚)具毒令食客怯步,经邦咯岛民巧手製成“愤怒鱼”标本热销,或成邦咯岛特产伴手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邦咯岛直落哥东(Teluk Gedung)1名製作河魨标本达人阿郎(Alang,47岁)告诉《中国报》,“愤怒鱼”标本是以河魨完整带刺的鱼皮製作而成,製作加工成圆鼓鼓及竖起长短刺的刺河魨标本。

    “邦咯岛海域有约9种棘魨科的刺河魨,当地人都以外型辨识取名,如刺河魨、黄梨魨、沙魨、杨桃魨、角魨及豪猪魨等,大家都知道我是以製作售卖标本讨生活,因此,渔民若意外捕获河魨,都会直接送来我家,所以原材料充足。”

    阿郎展示其得意作品。
    阿郎展示其得意作品。
    以沙河魨製成的各种物品,甚具特色。
    以沙河魨製成的各种物品,甚具特色。
    民众示范戴上“沙河魨头盔”,特别又逗趣!
    民众示范戴上“沙河魨头盔”,特别又逗趣!

    他也分享指将标本取名为“Angry Fish”时,是因为河魨在受刺激后会自行膨胀身躯数倍以驱吓敌人及自卫,与愤怒鸟(Angry Bird)拥有圆鼓鼓的外型,及在被激怒或受刺激后都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很相似,因此製作标本时,也以技术维持河魨膨胀后圆圆鼓鼓的外型,并命名为家喻户晓的“Angry Fish”。

    “我逾10年前迁入邦咯岛,当时对村内多户民宅门前挂着的刺河魨标本甚感兴趣,于是就向当地人请教学艺,目前,邦咯岛上仅有2人仍传承製作刺河魨标本标本的手艺。”

    他说,不同品种大小的刺河魨标本价格各异,从50令吉至350令吉不等,同时,也会应顾客要求加工,如製成灯罩、帽子、皮带或装饰盒等日常用品。”

    “目前平均每月可售出约30隻的河魨标本,若遇上旅游旺季,每月则可售出更多,其中以刺河魨标本最受欢迎,我也希望河魨标本能成为邦咯岛的代表伴手礼,让更多民众能接触邦咯岛民的艺术品。”

    这是“刺河魨”标本,阿郎以弹珠充当标本的眼珠,甚是逼真!
    这是“刺河魨”标本,阿郎以弹珠充当标本的眼珠,甚是逼真!
    “黄梨河魨”的尖刺长得较其他河魨类疏,但每根尖刺末端都有倒勾。
    “黄梨河魨”的尖刺长得较其他河魨类疏,但每根尖刺末端都有倒勾。
    沙河魨全身长满幼小的尖刺,鱼皮也较其它种类的河魨软。
    沙河魨全身长满幼小的尖刺,鱼皮也较其它种类的河魨软。

    过程难免刺伤 出现手抖

    阿郎坦言虽然已熟练製作过程,但製作河魨标本过程中,双手仍会被刺伤和割伤,近期甚至出现柏金逊症的手抖状况!

    他坦言,製作河魨标本是他毕生的爱好,虽然製作过程繁杂和受伤风险高,但他还是不会放弃。

    “製作刺河魨标本最为挑战,我必须在长满长尖的鱼皮中剖腹,清理和避开刺穿有剧毒的内脏、去骨、掏出眼珠保留完整眼皮及清洗河魨皮的内外,接着以针线小心及整齐地将剖腹处缝合,继而塞入气球及吹气或注入气体,让渔皮贴着气球涨成球型。”

    他说,随着完成首阶段约30分钟的定型过程后,将标本以最传统及低碳的倒挂风乾方式,静待3星期让标本的鱼腥味自然消失,继而戳破气球及取出,在已定型的河魨标本上喷洒透明亮漆,增加标本的光泽及美观。

    这是“杨桃河魨”,阿郎以椰叶枝和橡皮筋固定鱼鳍,作基本定型。

    助岛民推广独特手艺

    曼绒市议会邦咯免税岛管理单位主任娜迪雅说,当局十分关注邦咯岛上的手工文艺发展,并作好准备协助邦咯岛岛民推广邦咯岛特有的手艺、创作或手工艺品。

    “目前,我们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传邦咯岛旅游相关的讯息,如阿郎製作的河魨标本,每当有人向我们资讯时,前线人员都会协助联络阿郎,并冀望他的作品能广传至各地。”

    她也鼓励岛民能学习创作及展示具有邦咯岛特色的创作或手艺品,间接性促进邦咯免税岛的旅游发展,刺激当地经济。

    头顶和身后都长有直角的“角河魨”,原形状呈盒子型。
    渔民送上门罕见的中大条“杨桃河魨”,製扇标本后,可卖个好价钱。

    ■小字典

    河魨(Tetraodontidae,pufferfishes),俗称河豚,硬骨鱼纲魨科鱼类的统称,另有“气泡鱼”、“吹肚鱼”、“河豚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鱼”等名称;而古时则被称为“肺鱼”。

    河魨是因被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因被传播广而泛称之河豚,但专家均认为“河豚”的叫法并不正确。

    河魨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体型浑圆,主要依靠胸鳍推进且灵活旋转,但因游泳能力弱而成为容易被猎取的目标。

    因此,河魨演化出了迥异于一般鱼类的自卫机制,即河魨在受到威胁或刺激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数倍大小,吓退掠食者,而棘魨科的刺河魨身上带有又长又尖的刺,膨胀时全身的刺便会竖起,令掠食者难以吞食,但刺魨只有肝脏有剧毒。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