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5日讯)培南独中署理董事长林星指出,教育让年轻人在人生路上掌握了更多主动权,也为社会栽培了许多行业人才,因此教育无疑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引擎。
他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当今社会所需的专业能力不断在变动,就业市场也不断变化,而近期最获关注的用人工智能(AI)技术,更为职场带来一定的变数。
林星今日在怡保培南独中,出席该校“宇航员”升学教育展致词时指出,以人功智能Chat GPT为例,它原本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度,或许是项技术会让人对未来感到焦虑,但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最终还是要经过人为修正。
“至今,机器人尚无法取代人类的创新思维,因此人工智慧依然是为作辅助工具而存在的。”
林星也劝勉该校生,虽然有些工作确实已开始倾向机械和自动化,但念大学却可以提高人的理性思维和思辩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同时大学生涯的自由时间较多,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趁机锻炼在生活和思维上的独立性。
他说,根据2020年升学调查,该校有多达70%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当中约65%学生选手国内升学,及35%选择国外升学。
“在2023年度剑桥IGCSE考试中,本校共有41名学生获4A至9A的佳绩,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更辉煌的成绩。”
■林柔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
培南独中副校长林柔清说,参与该校培南独中“宇航员”升学教育展的,共有71所来自国内外的各大专院校,为学生提供了解特色课程及升学管道的谘询平台。
她说,某种程度上,人生道路和太空探索是非常相似的,因为它们充满未知的迷雾,如果不往前踏出第一步,永远无法知道前方到底是危机或转机。
她说,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地在学生时期就有定位,因此为协助学生解除疑惑,升学辅导处在筹办教育展之余,也设置了职业兴趣测试摊位,待会各位同学可以抽空参与,趁早了解自己。
“无论你们未来打算在哪里发展,一定要记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识不只是在书本上学到的一切,更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累积而成的,正因如此,长期学习的能力才显得更加重要,为以后的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将来种下收获的果实。”
林柔清较后受询及有关霹独中招收国际学生受限一事时指出,该校刚于8月尾提呈6名外国学生的入学申请,至今尚在审批当中;在行动管制令后,通常审批工作平均需时3至4个月不等。

■李存孝:文凭未必是学生日后冲上云宵的通行証
行动党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李存孝指出,一纸文凭未必一定是学生日后冲上云宵的通行証,教育培训只不过是为学生开路,至于离开学府后的前路,则会再重新洗牌。
此外,他说,教育也是社会人力资源产业链的关键;而在国家建设方面,学生们不应只以个人化去看待,同时也应以社会化角度去看待。
“在有了知识、能力及智慧后,就能有助去强化社会。”
另外,李存孝说,参与教育升学展的单位除了为学生提供选择之外,也为学生的未来加分添值。
会上,李存孝也移交1万令吉拨款给培南独中。
出席者包括培南独中署理董事长林星、副董事长李锦清、黄仲贤、黄罗伦、 陈德杰、财政叶建成、监学黄印兴及副监学蔡尚国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