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well Academy 创办人刘汉桂(76岁),因对教学有着极高的兴趣,早年在电子相关课程本科毕业后,全心向电子课程教学方向迈进。在70年代之时攒足经验后,终在1975年于怡保创立首间霹雳电子学院,旨在着重培养华裔子弟,以引领更多华裔在当年就相当吃香的电子工业领域立足。
后来,随着市场对电子与电脑领域技术的需求度提高,霹雳电子学院于1989年正式升格为霹雳工艺大专学院(Perak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简称PIET),与新加坡工艺大专学院合办及提供电子专业文凭及电脑专业文凭课程,这使得毕业生的出路更加广阔。

刘汉桂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由于当时市场对电子电脑科技方面的人员求贤若渴,因此不少毕业生皆有意往海外深造,奈何却面对无法承担海外高昂的生活费。鉴此,该院在1996年顺应学子需求,与英国罗伯特高登大学(Robert Gordon University)联办3+0双联课程,即不需亲往海外,在本地就能修完大学课程,并且获得罗伯特高登大学所发出的大学文凭。
“不过,3+0双联课程只办了3年就停办,后来在2003年应政府规定及要求,纳入高等教育,易名为 Maxwell College ,即为受政府承认及管制的私人民办学府,所提供的课程也进一步扩展,除了原有的电子专业文凭及电脑文专业文凭之外,也增加了电子机械工程文凭(Mechatronic)。”

■顺应市场需求转型 开启新篇章
刘汉桂说,当年Maxwell College 是受高教部管制,在招收学生方面,对学生入学资格也相关严厉,报读学生需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考获优等,方可报读。
他说,正因为如此,那时候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获优等者并不多,不少成绩逊色但对电子、电脑、机械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却被高要求的招生门槛拒于门外,而该院的学生来源也走下坡。
之后,该院在2015年决定再次转型,即停办高等教育课程,转为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办学执照,Maxwell College 也正式易名 Maxwell Academy,迈入该校办学的新篇章。
“随着本校再度转型,入学门槛也随着调低,凡只要中五毕业者都可报读,如此也可帮助更多有相关领域天分但成绩不甚理想的的学子,可有平台发掘其潜在天分,使其日后能有一技之长,甚至在相关领域闯出一片天。”

■办学理念: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刘汉胜从一而终的办学理念!
刘汉桂教学多年,所教过的学生众多,也有不少毕业生在电子、电脑、机械工业领域甚有成就,有者更是与母校合作,为 Maxwell Academy 学生提供实习及工作的机会,以期能为此业招揽更多新血。
刘汉桂说,他当初涉足办学,除了是兴趣之外,更主要的因素是为了培育华裔子弟,尤其是介于中学毕业及即将迈入社会阶段,对未来感到迷茫者,让他们有个读取文凭及发挥技能的平台。
“与其说我是学生们的伯乐,倒不如说我扮演的是幕后推手的角色,轻推他们一把,将他们的天分发掘出来,也为相关领域培育新血。”

■学以致用更快融入职场
★曾伟成(奕丰企业董事)
初出社会的茫然,加上90年代末电子电脑业的蓬勃,使我毅然报读当年的霹雳工艺大专学院(PIET),以期在毕业后能有在社会立足的一技之长。

由于当年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所以都是在半工读的方式完成3年的课程,正因为边做边学,让我能把课堂上所学运用在真正的职场上。在学以致用及活学活用之下,让我在后来真正进入电子领域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后来,在相关领域打滚并攒足经验后,与伙伴在2010年创业,后来在2020年3月,即国家落实行动管制令时自立门户至今。
如今,科技与资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我的少年时代相比之下,现在只要肯学及有兴趣,CNC机械制造业其实已非常容易上手,所以本公司也与 Maxwell Academy 合作,让在籍生或毕业生前来公司实习及工作,以让后辈提早认识及了解相关领域的真实发展及操作,解除他们对未来未知的疑虑,从而吸引更多新血涉足,使此领域不至于出现断层的情况。

■通讯站
Maxwell @ 霹雳怡保
地址:No 6, Jalan Anthony, Taman Cherry, Off Jalan Tun Abdul Razak, 30100 Ipoh, Perak.
Maxwell @ Sungai. Buloh 雙溪毛糯分校
地址:No.33, Jalan Nautika C U/20C, Pusat Komersil TSB Seksyen U20, Sungai Buloh, 40160 Shah Alam, Selangor.
联络:05-5281888 / 012-5026333
网站:https://maxwellacademy.com.my/
面子书专业:www.facebook.com/maxwellacademyipohper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