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8日讯)重新建设的怡保双威打扪白衣观音庙为让该庙更具特色,特邀请中国山西大学雕塑系主任彭景跃教授为该庙设计及打造具中国唐代特色及融合本土民族文化色彩的观音圣像。
该庙理事会会长兼住持池官水联合副会长刘景财、财政张秀麗、秘书梁愫恋、副秘书陈锦辉、理事陈月妍、罗文生、建筑筹委会主席陈瑞炎、双威城高级经理林爱秋,今日特在双威酒店,与中国著名雕塑家彭景跃及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所前设计主任赵爱灵,以及彭景跃特别助理郭杰,举行交流会,以讨论及讲解当代的神像雕塑与设计,及为该庙提供观音庙设计方案。
彭景跃自幼便喜爱雕塑艺术,并精心研究中国各朝代的佛像及圣像的设计及变化,他也为中国多间著名的寺院设计精致的佛及菩萨的圣像。
他提及佛像的设计与造形的由来时说,佛像是“从无到有”,这主要在经典里所说的佛有32种相好,由于开始时众生因没有佛像而难于观想佛的相貌,进而才逐渐设计佛的神像。
他说,在中国各朝代的佛像都有不同的造型,这都是受当时的民族与文化所影响,而佛的造型及相貌也融合了印度及中国的民族色彩,这也因释迦牟尼佛原自印度传入中国。
他说,当中唐代的佛像最丰盛饱满及庄严,因此,他说,佛像的设计也须依据其根源、本土民族文化色彩及风格等所设计。
首次到来马来西亚的彭景跃对马来西亚的感觉良好,如人民的热情与和善以及天气的温和,都令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对于该寺庙的观音像的设计将会进行考察,包括该庙宇的设计,设立观音像的高、宽度及方向等位置,并将会以据华裔的根及本土民族文化而“量身订造”。
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所前设计主任赵爱灵说,设计观音圣像须具有“大丈夫”及母亲的庄严相,以普渡众生及让参拜者具感应。
她说,观音菩萨的造型不能只以“美女”形象设计,以免有错误的观念,起初的观音像造形设计还具有胡须呢,因有许多女众祈拜及在家供奉,后来的造形也以较女性化及没有胡须的造型。
赵爱灵也是彭景跃夫人,她说,其丈夫专心研究及制造佛菩圣像,主要是传承传统文化。
怡保双威打扪白衣观音庙理事会副秘书陈锦辉说,重建的庙宇共设有3座建筑物,当中主殿及2殿将有特造的观音圣像,所耗资的经费目前尚待估计,并期善信踊跃支持,以期能于年尾完成建设。
他说,该庙是1975年建设,距今已有50年历史,信徒来自国内外,由于至今已陈旧及简陋不堪,该庙于疫情前获得热心人士的捐献而在该庙原址旁约半亩的空地建设新的庙宇。
“新的庙宇分别设有3座建筑物,包括A、B及C座,即主殿和副殿及厕所。如今副殿及厕所已完成建设,而主殿则因受疫情影响而停工,唯如今也于重新施工。并将为2座殿打造特色独一无二的观音圣像,届时除了能让本庙信徒在舒适环境拜祭观音,也将成为吸引游客到访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