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亦君令13日讯)社会主义党亚亦君令候选人白华敏强调,她乘坐推土机前往提名中心,并非为了出风头或造势,而是象征该党长期捍卫农民权益与“脚踏实地”的政治理念,同时呼吁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白华敏昨日在一辆插有党旗的推土机引领下,气势十足地步行前往默迪卡礼堂提名中心,成为全场焦点之一。

她指出,许多选民认为,当国盟与国阵双双派出宗教师应战,足以显示双方极为重视巫裔或穆斯林选票。
“然而,相较之下,社会主义党更愿意倾听基层声音,真正回应人民的需求,这一点更为关键。”
她指出,霹雳州有许多农民每日使用推土机从事农务,却屡遭执政党国阵的打压与驱逐,情况令人痛心。
她今日在冷水河新村展开拜票活动时说,在其律师生涯中,曾处理大量与农民有关的土地纠纷案件,其中包括“瓜拉美金新村农民遭挖沙公司驱赶”一案。
当时多达30名农民被霹雳采砂管理公司(Pengurusan Pasir Perak)驱逐,而该公司是一家政府关联公司(GLC)。

“当年,仍是反对党的倪可敏承诺,一旦执政霹雳州,将会解决农民被驱逐的问题。然而多年过去,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彻底修订土地法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权益的争议。”
她补充,农民经年累月将废矿地或森林开垦成为可耕种的有价值土地后,政府官联公司往往介入并试图夺取这些土地,令农民心寒。
“每逢大选,政府总是承诺解决农民土地权问题,然而一再失信,令农民一次又一次感到失望。”

在谈到竞选宣言时,白华敏说,一旦当选为亚亦君令州议员,她将致力推动选区发展,完善基本设施,以及提升地方政府的效率。
她指出,所谓发展选区,涵盖提升亚亦君令市镇周边的发展潜力,创造具竞争力的就业机会,以及兴建价格低于10万令吉的可负担房屋。
在基本设施方面,她计划升级当地巴刹、解决频繁的停电问题、增加公共巴士班次,并改善电讯覆盖率;同时争取设立邮政局、银行服务及增建体育设施。
“至于地方政府效率的提升,则包括改善排水系统、修补公路和照明设施,修复破损的路牌与指示标志,维护休闲公园与公共空间,同时协助居民将‘共享屋契’转为个人产权。”

她补充,在上届大选中所承诺的多项诉求已获实现,包括恢复提款机服务、重启公共巴士路线,以及修复金宝通往安顺的道路。
有人将亚亦君令补选形容为“两位男性宗教师围攻一位女律师”的对决,但白华敏却有不同的诠释。
她指出,许多选民认为,当国盟与国阵双双派出宗教师应战,足以显示双方极为重视巫裔或穆斯林选票。然而,相较之下,社会主义党更愿意倾听基层声音,真正回应人民的需求,这一点更为关键。
白华敏直言,国盟与国阵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派出宗教师参选便能稳操胜券,这种过时的政治逻辑早已与现实脱节。
身为当地居民、在亚亦君令生活了39年的她,深知地方民情。她认为,长期以来这些主流政党惯于操弄宗教议题来巩固权力,这并非正道。
她强调,政治与宗教应该划清界线,国家议程必须回到人民的核心利益上。
她补充,这次补选的意义不止于一场地方选举,更是一场开创政治新局的合作行动。社会主义党、民主联盟党与大马人民党首次携手,齐力支持同一位候选人,象征第三势力正积极崛起,为国内政治注入新的选择,也向盘据已久的政治霸权发出强烈讯号。
白华敏指出,我国长期面对土地权属争议,若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修订相关法律已是刻不容缓。
她说,希盟政府虽多次强调改革,但在土地议题上并无实际行动,强调当务之急是针对耕作多年却未获土地保障的农民进行立法保障,并理清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制度细节。
“土地问题不仅广泛,也极具挑战性,特别是在土权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彻底革新。”
她指出,目前民众最关注的是生活成本日益高涨,而在霹雳州,特别是亚亦君令选区,土地问题更显复杂。这牵涉到多个群体,包括农民、畜牧业者、渔民、园丘工人及依赖森林资源的居民等。
以瓜拉美金为例,白华敏提到,当地农民并非要求拥有土地,而是希望能获得合法租地权,批评当局宁愿将土地租给私人企业进行开采沙石等营利活动,却忽略了基层农民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