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亦君令16日讯)“安娣,给我一包干捞板面!”、“安哥,我要清汤面粉粿!”
这样的场景,在平乐小食档(阿不板面)上演了30多年,至今依然不停歇,店内的老夫老妻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从和面、揉面、搓面、擀面到烹煮,皆亲力亲为,几十年来始终如一。

平乐小食档(阿不板面)位于亚亦君令这座弹丸小镇,静静坐落在观音庙旁的路边,若无人指引,外地人或许难以察觉其存在,但对当地人而言,这里的板面与面粉粿,早已成为亚亦君令独有的味道。
据街坊说,平乐小食档(阿不板面)早年也售卖杂饭等食物,但由于老板两夫妇年事渐长,而逐渐缩小生意。
老板刘峐廷(70岁)受访时指出,面档主要是太太朱育婵(68岁)经营,而他本身年轻时有从事其他行业,但一旦有空档,就会出档帮忙,如今,夫妇俩共同经营。
询及店内招牌食物时,刘氏笑言,招牌与否不敢当,就是最普通的面食,当中以板面及面粉粿最叫座;熬制汤头也绝无秘方,只需用鸡骨熬煮,大火煮开,就可收获鲜味十足的汤头了。
字里行间,刘氏不作过多修饰,也不卖关子,仿佛任何人只要略懂煮食,就可复刻出此美味,可事实上,30多年的坚持与手艺,又岂是朝夕之间就能磨练出来的呢?

向华小买废料搭建面摊
平乐小食档(阿不板面),此名源自亚亦君令唯一的华小,平乐华小。
老板刘峐廷,外号“阿不”,不仅是面档老板,也是当地热心支持华文教育的人士。多年前,他在搭建这间小店时,恰逢平乐华小进行修建,鉴此便自掏腰包向校方购得废弃材料,用来搭建自己的面档。
因此,为纪念这段渊源,刘峐廷特意将店名取为“平乐”,让这家小店也承起一份对华教的情感与连结。

谈及这间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老店的面档,刘峐廷说,华人骨子里自有刻苦耐劳的精神与毅力;年轻时,他们为了生计、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而努力打拼;如今虽已不必再为生活奔波,但只要还有力气,夫妻俩都会坚持守住这份倾注汗水换来的心血。
如果有一天,你也有机会到访亚亦君令,不妨稍作停留,到阿不的店点碗面,喝杯菊花茶,再听听老故事,感受地方上独有的人情与温度。
视频:张翠莹
■平乐小食档(阿不板面)
地址 :亚亦君令大街,观音庙旁大树下
营业时间:每日营业(上午9时至下午5时)
招牌食物:板面/面粉粿(每碗6令吉50仙,加蛋加1令吉,加面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