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霹雳 > 教育

带领三德走过疫情 陈国辉校长荣休了

文 文 文

(怡保22日讯)在杏坛逾34年丶掌舵三德华中已有4年半的陈国辉校长,将在本月23日荣休,为其教育生涯画下圆满句点。

陈校长动静皆宜,他对运动充满热忱,曾带领国家垒球队征战各大赛事,英姿勃发;在校内,他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爱戴与敬重。

陈校长在新冠疫情来袭的非常时期上任,他带三德走过这段最严峻的时期,期间,不但推动全校大数据管理系统,同时秉持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为学校注入新风貌。

在坛逾34年丶在三德华中掌校已有4年半的陈国辉校长,将在本月23日荣休。
在坛逾34年丶在三德华中掌校已有4年半的陈国辉校长,将在本月23日荣休。

他受访说,他接任三德华中校长时正值新冠疫情,师生大多在线上学习。

“我的首要任务是监控学生出席率,防止学生缺席及确保线上学习的效果。然而,依然有学生缺席网课,我们便想方设法找出原因,学生缺乏电脑丶没有上网数据,甚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上课。”


他说,因此校方送设备丶上网数据,还动员三机构等募集粮食,为有需要的学生“送粮”和“送钱”。

他说,“一个都不能少”看似简单的口号,成为了三德教育精神的写照。

“全国落实管制令时,学生除了无法到校参与实体课,也无法进行课外活动,因此,我便推动及引入大数据系统,打造数字化学校管理,此为涵盖全校行政丶课外活动丶考试与学生资讯的电子系统。

他说,他策划并推广成绩追踪计划(Score Tracker),通过数据追踪学生的学业表现,及时介入辅导,确保没有学生的成绩滑落。这个计划显着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学业成绩,成为本地学校的成功典范。

陈国辉掌校时,坚持每年必须举办新春大团拜,凝聚三大机构力量。

■一个都不能少 成激励口号
 
陈国辉指出,以前的校长多专注于建设硬体设备,唯他在疫情期间则从人文教育丶数据着手,而他推行的“一个都不能少”理念,如今更已成为学生之间广泛流传,是具有激励性的口号。

“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满足,虽然没有巨额财富,但我影响了无数的学生,积极为理想奋斗。我相信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丶种下积极奋斗的生命种子。我鼓励所有教师以心为本,以教育为使命,把教学当作一种服务和奉献。”

他说,每个学生都有属於自己的潜能,老师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教育的力量在於团队的凝聚力和无私奉献。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继续坚持,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陈国辉总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爱戴与敬重。
陈国辉总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爱戴与敬重。

 
■考前冲刺 还准备餐点

陈国辉说,“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随后也应用在该校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的辅导策略上。

“学生必须要在马来文及历史科目及格才能获得文凭,我们希望学校的及格率能达100%,所以对我们而言,学生,是一个都不能少。”

他说,有些学生成绩不佳,或是分数处于个位数,学校依旧不放弃他们。

“在考试前一丶两个月,我们为成绩落后的学生安排补习,因此学生的及格率也获得提升。”

他说,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期间,校方会善用考试空档,安排学生在课室复习,同时校方也贴心为学生准备餐点,确保他们不会饿着肚子应考。

他分享说,一位该校毕业生,即使到了其他学校升学,但仍花了一年时间亲手设计对联,准备在他荣休之际送上,以表达对他的感激。

阔别4年多的彭亨州丹拿布爹中学的教职员,特地前来为陈国辉献上祝福。
阔别4年多的彭亨州丹拿布爹中学的教职员,特地前来为陈国辉献上祝福。

■做好交接 传承理念

陈校长坦言,退休日子越来越近,心中也开始感到不舍,原本想开心退休,回想起却发现,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加强改善。

“无论如何,我们只能接受,并勇敢面对。我也会与接班人做好交接,把精神丶理念传承下去。”

他说,退休之后,他回归家庭生活,多陪伴家人。

“我每次开周会都会提醒学生,他们是很幸运的学生,三德的同侪环境很优秀, 学生拥有一群优秀老师,这些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与付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陈国辉(后排右2)代表彭亨州,参与大马足球锦标赛。

 
■好校长 了解师生需求

陈校长说,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当校长,但要当好校长也不容易。

“如果你选择当校长,就要当好校长,也不能斤斤计较,还要时时走上第一线,与师生同行。要了解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主动配合丶主动参与。”

他说,最重要的是要赢得老师们的信任,与师生并肩作战,而不是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工作。

询及看重接班人那一点,他说,首先必须能与老师是和谐相处,本身也要亲力亲为,不会斤斤计较。

对运动充满热忱的陈国辉,带领国家垒球队积极参与大大小小的比赛。
对运动充满热忱的陈国辉,带领国家垒球队积极参与大大小小的比赛。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