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导/摄影:梁展维

2016年末,江沙大钟楼旁出现了一幅“大象破牆而出”的3D壁画,当时引起极大关注,成为打卡热点。9年后,该壁画已被全新创作——一群大象载人渡河的画面所取代,同样吸睛。

不论新旧版本,大象始终是主角。这些作品其实都是在纪念同一头大象占丹(Chandan),一头与江沙历史密不可分的象徵性动物。儘管在地人未必熟悉,但这头大象的故事与江沙王宫渊源深厚。
大象占丹的名字正是武吉占丹(Bukit Chandan)地名的由来。这里是霹雳州王宫的所在地,也是江沙的核心象徵之一。第28任霹雳州苏丹依德斯里(Sultan Idris ),便是在该处建起依干达利雅王宫。

根据历史记载,1877年,拉惹依德斯里获选为霹雳州苏丹。当时沙容一带水患频繁,为了避灾,他决定在霹雳河畔的一处小山坡建造王宫。此地后来被命名为“武吉占丹”,纪念他所锺爱的大象占丹。
传说中,占丹曾有一次逃走,王储依德斯里亲自率人循迹追至布布山脚。期间,他遇见一位身穿白袍、长鬚的神秘老翁。老翁预言他将登基为苏丹,并建议他迁宫至河边高地,登基后更须放养占丹7天。依德斯里后来果然登基,并信守承诺,让这段故事成为江沙历史佳话。
延续占丹传奇
在2016年,时任江沙市议会主席拿督沙隆指出,为了美化及吸引游客,江沙市议会在大钟楼附近的商店增设具有江沙历史3D壁画,包括叻沙、煎堆冰、马来糕点摊位及“大象破牆而出”;其中,栩栩如生的大象,广受大家欢迎。
如今,新版壁画不仅延续占丹的传奇,也为江沙再添一处打卡新景点。
研究两个月 还原历史
新的大象壁画,是壁画师们花了近两2个月研究,包括参考霹雳州皇室历史与文献后,还原当初霹雳州王室成员与嘉宾们,乘坐大象渡河的现场气氛。
来自吉打的壁画师凯鲁对《中国报》说,他们是受到霹雳州王室与江沙市议会的邀请,重新为江沙大钟楼的壁画换新装。同时,也为附近的天鹰舰载机、戴姆勒装甲车(DAIMLER FERRET)及外号秃鹰的装甲车CONDOR (APC)进行修护工作。

道格拉斯A-4“天鹰”(Douglas A-4 SKYHAWK)舰载机,是大马皇家空军于2004年1月26日赠送给上一任霹雳苏丹阿兹兰沙,作为江沙升格为市的贺礼。上述两辆装甲车同样也是前苏丹贺礼。
凯鲁解释,新的大象壁画只有一种深青色彩,乃是他们参考了当年的照片,试图想要还原现场气氛,没有使用色彩目的颜色。
他指出,他们共有7人参与这项工程,由他负责协调与安排,每天上午10时开始创作,直到午夜时分才结束。

“我们在上个星期开始进行大象壁画的创作,如今已七七八八,只剩题字及修补还未完成,预计整个工程会要花一个月才能竣工。
加文字说历史
■邓洧康(江沙旅游业者)
喜迎江沙壁画换新装!
感觉新壁画,特别是大象渡河的画面,更能带出江沙的历史故事。

冀望大象壁画或是邻近的江沙河边街“江沙回忆小巷”(Memory Lane kuala Kangsar)的壁画,能够增加文字,叙述这些壁画背景的故事或历史,让游客或新生代除了拍卡打卡外,更明白有关江沙的历史,将会更具意义。
叙述江沙历史
■刘友新(江沙市民)
在2016年底,江沙大钟楼附近迎来“大象破牆”壁画,成为当时最热课题,9年后的今天,这幅壁图画则被一批大象载人渡河的新壁画取而代之,同样引人瞩目。

新旧壁画相比, 旧壁画的画功更显细腻,而新壁图画的画风更有带入感,让人忍不住想到当年霹雳州王室成员们,骑着大象渡过霹雳河的历史画面。
透过这幅壁画,我可以很自豪地向外来的朋友,讲述江沙的历史,非常赞!
吸引游客打卡
■林振斗(江沙市民)
虽然我不懂壁画的大象含义,却认同壁画能够美化景观的作用。

自从江沙有了壁画后,总是能够吸引到游客前来打卡。
能激发求知慾
■明福和(江沙市民)
我每天都会到王宫路晨运,因此清楚知道壁画换新装。

不论新旧版本,大象始终是主角。这些作品,其实都是在纪念同一头大象占丹(Chandan)。老一辈的江沙人,都知道占丹是霹雳州第28任苏丹依斯里斯的宠物及座骑。
这种能带出历史的壁画风格,将能激起市民与游客的求知慾,让更多人知道江沙的历史,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