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霹雳 > 社会

霹雳头条|

介护身心灵.暮年无所惧

让长者优雅老去

文 文 文

霹雳头条| 介护身心灵.暮年无所惧 让长者优雅老去

(怡保22日讯),乃需从“介护”(Kaigo)做起!

生、老、病与死,是人生必经之阶段,而当一个人已进入暮年,抑或无法行动甚至无法自理之时,是否真的只能在病床上,或者在老人院内的躺椅上,静待生命的终点的到来?其实不然。
 
“介护”(Kaigo)是源自日本的一套照护理念,更贴切地说,是一种从生理与心理层面出发、照顾长者尊严的方式。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早在7至8年前便从日本取经,将其制度与精神进行本土化培训与推广,目标是让社会大众都能理解,并掌握这门照护知识,让身边的人能以正确而温暖的方式“老去”。如此一来,老化不再是恐惧,而是值得安心与期待的生命阶段。

洪歆颜(左)提倡给予长者优雅老去的方案。
洪歆颜(左)提倡给予长者优雅老去的方案。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秘书长洪歆颜博士接受《中国报》专访指出,马来西亚对长者的照护仍停留在医疗或庇护层面,缺乏真正以人为本、以尊严为核心的“介护”理念。

她说,目前,国内现有的老人院,大多照护水平都倾向医疗,或是临时拼凑,甚至聘请没有受训的外劳照顾长者。


“在以倾向医疗的老人院或中心为例,医生只在病人出状况时才介入,但是照护是长期的陪伴,医生不会24小时照顾病人,但专业照护人员却会陪伴一个人慢慢老去,并不只是抽个血、验个指数而已。”

因此,洪歆颜说,若真心希望打造一个让长者有尊严、安心老去的社会,提升大众对介护的认识、培育专业照护人才,正是当下不可忽视的一步。

文墨安美娜康养中心所有在职人员,皆受过专业培训,掌握长者健康管理、心理互动、跌倒预防、饮食调整、社交重建等知识。
文墨安美娜康养中心所有在职人员,皆受过专业培训,掌握长者健康管理、心理互动、跌倒预防、饮食调整、社交重建等知识。

教局批准到中学招生

洪歆颜说,在推广“介护”时,团队也面对各种难关,包括招收介护专业课程学生方面,主要是人们难改一贯的观念,即“照护还要上课?”,这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

鉴此,她说,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也获得教育局批准,以走入全国中学招生,也为孤儿提供机会进入照护领域,培养年轻人成为有技术、有同理心的照护员。

“这行业不只是做善事,其中的潜力也是非常大,是老龄化社会的未来产业。”

长者的身心灵,都需要良好照护,而这也是文墨安美娜康养中心一直来所注重的部分。
长者的身心灵,都需要良好照护,而这也是文墨安美娜康养中心一直来所注重的部分。

洪歆颜:怡建首个核心中心

洪歆颜说,协会早年便与日本合作,引入当地的介护制度并本土化,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本地即霹雳怡保建立起首个以照护为核心的康养中心文墨安美娜(Boonbak Emina) 康护中心。

她说,中心就是以日本“介护”概念为基础,由本地训练的照护员全程照料,并不让他们分身处理清洁、煮食等家务,而是交由其他职业人员负责,确保照护人员有足够时间与精力专注陪伴与观察长者的需求。

她举例说,中心曾有名长者进来时需靠轮椅行动,但经过照护员的陪伴与引导,后来竟能拄拐杖自行走动。

“这是因为他找回了信心,这是一般老人院不会做的,也是没时间去做的。”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秘书长洪歆颜博士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秘书长洪歆颜博士

在地养老  非从失能开始

对于社会普遍对老人院的负面印象,洪歆颜直言,没有人愿意老了被丢进老人院;但当问他们想怎样老去时,却又答不出来,只说会保持健康、常去旅行,这其实都很不实际。

她强调,好的康养中心,不该是等到一个人失能了才入住的“收容所”,而是让长者从健康时就进入相关社区、逐步获得支持。

“我们提倡在地养老,一个社区中有大你10岁、小你10岁的人一起生活,有需要时互相扶持,就是最自然的老去方式。”

她也提醒社会,照护不是等一个人失能才开始,而是从他还健康、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时就要开始的。

洪歆颜说,文墨安美娜康养中心位于霹雳怡保,共有88个床位,目前已有37名长者入住,年龄从40多岁(如中风患者)到近百岁。

她说,入住者主要为华人,也有印度人与日本人。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引入日本的介护制度并本土化,经过多年努力,终在怡保建立起首个以照护为核心的康养中心文墨安美娜(Boonbak Emina) 康护中心。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引入日本的介护制度并本土化,经过多年努力,终在怡保建立起首个以照护为核心的康养中心文墨安美娜(Boonbak Emina) 康护中心。

收费以实际需求而定

询及文墨安美娜康护中心的经费与运营时,洪歆颜不假思索地表示,该中心的收入,是完全可以支撑中心的营运。

她说,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self-sustaining)的营运模式,而非慈善依赖或纯商业操作;她举例,日本能将介护做到上市,是因为他们专业化、系统化,因此其团队也朝这方向前进。

洪歆颜说,该中心的收费准则,并不是以环境的豪华度而定,反之是以入住者的实际照护需求而定。

“目前,每月收费最低是3922令吉,而最高可达6700令吉,但如情况改善则费用减少。”

她也说,中心内的训练师包括医疗师、介护导师,也接收学员实习,未来将以文墨安美娜为标竿,拓展更多据点至全马各地。
 

 全球都缺照护员

洪歆颜直言,缺照护员不只是大马问题,是全世界都一样。

她说,照护人员不是“工人”,而是专业人才,他们要懂健康管理、心理互动、跌倒预防、饮食调整、社交重建等知识,这不是收拾衣服或做杂务能涵盖的。

她分享道,当团队做到这样的服务时,对于人们来说,钱已不是问题,因为人们要的就是这种专业服务,她曾接获不少有地位的人询问,虽然已聘有3名护士,但还是要求聘得专业照护人士,可见已达求才若渴的地步。
 
 
“老人不难搞  是你不会顾”

“老人不是难搞,是你不会照顾!”

洪歆颜指出,不少老人情绪不好,其实是因为照护员手法错误,例如用错力扶持或拖拉动作。

“连我们都会痛,长者怎会不痛?又比如,你不会驾车,一开车就烦躁;照顾也是一样,你不懂方法,怎样都觉得难搞。”

她强调,文墨安美娜康护中心不要求长者做家务,但提倡主动参与,因为要让老人知道,照护人员不帮,其实就是在是在帮长者维持主权和尊严,而不是不服务。

她坚信,未来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都需要专业照护人员,就像托儿所照顾幼儿般,是每个家庭都会的事,因此老人照护也应融入日常,而不是把长者关在老人院里等老死。

尊重自主能力  不主动帮忙

洪歆颜也提及,入住文墨安美娜康护中心的长者,还是有部分抱持着较为传统的观念,有些脾气比较倔强,也不爱活动,甚至把该中心视为一般的老人院。

她说,对于这些长者的思想与认知,团队明白这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事,因此仍需要时间慢慢地去引导与沟通,这是一个持续进行中的过程。

“为了让照护能更顺利,我们也鼓励长者本身参与介护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因若被照顾者不了解照护理念,可能会误解照护人员不主动帮忙是在偷懒,甚至质疑为何已付费却得不到服务。”

其实,洪歆颜说,专业介护的精神是在尊重长者的自主能力,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完成事情,这样反而能帮助他们延缓退化、保持尊严。

“这样的观念转变,需要照护者与被照顾者双方共同学习与理解。”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霹雳头条|

介护身心灵.暮年无所惧

让长者优雅老去

相关文章

霹雳头条|BUDI 95措施| 油站准备就绪 930 请带好卡 保持耐心来添油

霹雳头条|老人州|第二篇“通用设计”成本高 建无障碍居所  有心无力 

霹雳头条| 老人州|第一篇 现代人少生多老 陈莲花:政府还没准备好!

霹雳头条| 有心网购   不在意运费 电商平常心看最低标准

霹雳头条| 遮棚 风扇 排水 车道 待增设 都拜新巴刹 还能更好

霹雳头条|中国摄影团抢生意 配套虽便宜 有隐藏收费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