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民间组织◢第10篇:霹雳华人体育会 力拔 华裔球员教练 华人体育会欲重振光辉
(怡保3日讯)霹雳华人体育会殷盼能栽培华裔足球青苗和年轻教练,推广华人足球运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已有111岁高龄的霹雳华人体育会,曾在60年至90年代期间,培训出名国家足球队足球员和霹雳州手,例如霹雳州足球队前教练兼霹雳华人体育会会长陈仕安、霹雳州足球队前队长兼该会署理会长陈国兴、霹雳州足球队前教练胡剑龙、张怡发和黄金福等人,成绩斐然,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体育会。
唯在90年代后,因青少年涉足足球运动没有持续发展,和国家没有好好保存足球运动的平台,以致我国足运开始走下坡,华裔足球员更是少之又少。
基于种种因素下,霹雳华人体育会在2007年开始注重足球青苗和年轻教练培训计划。霹雳华人体育会署理会长陈国兴受访时说,虽这计划已有10多年,过程中因种种因素下办得断断续续,曾于2014年停顿后,于今年年初重新投入培训青苗大计。
他说,目前共有75名年龄大多数在12岁以下的青苗,在此受训,当中有7名是女童。
”我们通过游戏方式,先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让他们喜欢接触户外活动,强身健体,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每天沉沦滑手机而已。过程中,会发掘有潜能的小球员,再进一步培训,他日若成材,再输送至州队或国家队,重现当年的辉煌。”
他说,青苗培训的持续性,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若支持孩子,培训班就能持续开得成,相反的,若不支持就没有小朋友报名了。
他说,此次培训计划可谓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事情一气呵成。因在开办足球青苗培练班前,获得霹雳州职业足球队总教练拿督林长金授课,让年轻教练们受益匪浅,马上可以把所学的新知识,套用在青苗培训班,且深受孩童们的喜爱。
■霹雳华人体育会栽培的足球队国手
50年代
陈德财、伍文美
60年代
雷隆德、陈仕安
70年代
胡剑龙、黄金福
80年代
张怡发、陈国兴
90年代
陈永雄
除了忙于青苗培训班外,热爱足球运动的霹雳华人体育会理事和会员们,每天都会在会所前的足球场踢球强身健体,使到青青草地上额外朝气篷勃。
霹雳华人体育会会长陈仕安说,理事们和会员们都会在傍晚时段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消磨时间。
他说,除此之外,该会也会主办一些邀请赛和友谊赛,或应邀他州或外国的邀请赛和友谊赛,以促进彼此的交流和联谊。
他说,大致上,体育会每年会参加全国华人足球锦标赛霹州选拔赛,再代表霹雳华人足总参加全国赛;同时也会参加怡保区足球联赛。
谈及体育会开销时,陈仕安说,体育会收入是足于应付每月开销的,体育会的开销不多,多用在1名职员的工资、水电费等方面上而已。
他说,体育会会尽量减少开销,如足球场的青草,多会请会员义务剪草而不用开销。
他说,体育会的收入,大多数是来自热心人士、人民代议士的捐助,还有会员每月的会员费、足球场出租费等。
■霹雳华人体育会简史
霹雳华人体育会创于1912年,当时华人甲必丹郑太平联合几位对体育运动有认识和有兴趣的华人领袖,共同努力所创立。郑太平任首届会长,拿督孔锦德医生则任总务。
初始,该会中文名为“同乐会所”,英文则是沿用迄今的“PERAK CHINESE RECREATION CLUB”。1928年筹募会所建筑基金获得华社支持,而购买了目前郑太平巷会址,1930年会所建成后,便活跃地展开足球、网球、羽毛球、篮球、板球和钩球等活动,并且人才辈出,一时成为远近驰名的体育会。
1945年世界大战后,一些人士进行復兴会务活动和修葺会所。为了适用于当时情况,中文名称改为如今沿用的“霹雳华人体育会”。
当时是体育会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为州、国培育了许多体坛精英与名将。但鉴于会所确实已破旧不堪,很难再修葺,故决定重建新会所,预计1976可建好,唯在当时人事变迁和一些客观因素下暂时搁置。
随后在当时领袖陈高陞出任会长后,领导当届理事,共同努力,排除万难,耗资30多万令吉的新会所终于在80年代初建好了,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模样。新会所设有办事处、会议室、健身室等。
霹雳华人体育会拥有5英亩多的地段,其中,会所佔1.5英亩,和会所前佔地3.5英亩多的足球场。
会长陈仕安说,有关足球场是在英殖民政府获得的,是符合比赛规格的足球场,有些单位有时需要合格比赛的场地,所以会向该体育会租借。
他说,会所于80年代重建,此建筑物已经历40多年的岁月。
他说,这会所共有两层楼,楼上基本上是会议室,楼下有办公室,和多间宽敞的房间,初时是供打壁球、乒乓球等运动之用,后来越来越少人使用,而改成现在的健身室和更衣室等用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