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 要行善 也要守规!
(本报张翠莹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怡保22日讯)要行善,也要遵守条例!
行动管制令开跑至今,不少人及非政府组织加入派饭盒给弱势群体行列,善举也获得各界赞赏;不过霹州福利局提醒,善心人在行善之余,也必须遵守福利部在管制期期间设下的规定,包括必须在派发饭盒及物资的前一天,向该局提出申请及批准后,有关善行方为合法。
一旦申请获批,福利局将会安排志愿警卫团员、民防部队成员或相关单位成员,陪同非政府组织或善心人士完成派送食物或物资的行动。
霹雳州福利局副主任阿丝金向《中国报》指出,所有提出申请的个人或非政府组织,必须遵守国家安全理事会指示和1988年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法令(342法令)。
“在有关法令下,相关人士(有染疫症状者禁止参与)必须时时监测体温、戴上口罩及手套、携带搓手液、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及每次最多只能有2人参与派发饭盒及物资行动。”
据了解,在申请过程中,申请者或非政府组织只需要前往该局填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或非政府组织名称、社团注册号码、派送人资料、物资的种类、数量、分发地点、受惠人数、日期与时间等。
另外,除了参与派送饭盒行动,民众还可以将物资交给福利局,再由该局依据需要分发给真正有需要者。
行动管制令开跑至今,越来越多人加入派发饭盒行列,无形中导致餐食过量,为避免浪费,慈善组织在此期间尽量缩减份量,如知悉某区的街友已获食物,就将备好的饭盒转送给其他偏僻区,较易被一般民众忽略的群体。
怡保爱心饭堂慈善机构堂管主莫少荣指出,该机构从逾2年前开始展开长期派饭工作,受惠者除了那些已通过家访的贫户之外,市内的街友也是受惠者之一。
“在管制期前,每日准备的饭餐为600逾份,但管制期间实在太多善心人士加入派饭行列,我们就把份量减至约540份,避免浪费捐赠者所捐助的物资。”
莫少荣也说,上述份量也包括了管制令前前来堂食的受惠者份量,如今由于不能群聚,所以都会将饭菜包好,让受惠者前来自取。
他也说,如今布施者比平日倍增,虽然都是出于好心,却导致饭盒过多,有些受惠者在“有得选择,有得比较”下,只吃美味的食物,而使菜色普通的饭盒无人问津,甚至被弃,形成浪费。
“所以,本机构采取减少份量的方式,以期将浪费减至最低;而且我们所采取的每项举措,包括物资的去向都有根有据,并且透明地向施赠者汇报。”
新元华海鲜饭店东主郑民伟,於上周开始开放给民众以2令吉50仙认购饭盒,以送给在管制期间面对生活困难者,唯因缺乏管道,而将饭盒交给爱心饭堂慈善机构代为派送。
他说,当中也有善心人士是亲自前来领取已认购的饭盒,再亲自派发给有需要者。
郑民伟说,这主要是看见平日靠乞讨或担任非法看车员的弱势群体 ,在管制期期间市区人烟稀少而难有饱餐,而萌生此念头。
他说,在每包2令吉50仙的饭盒中,内有一个大饭、1肉、1菜、1蛋,如此菜色一般价格要价超过4令吉,他也说明,由于弱势群体涵盖各族,因此食材方面不会采用猪肉及牛肉。
“我们只取回成本,但分分钟也可能会亏本,不过主要是希望借此方式,让善心人得以行善之余,也让有需要者有饱饭吃。”
郑民伟说,民众认购量一旦达最低30份,厨房就会开伙烹煮;而由于饭盒是交由经验丰富的爱心饭堂协助派送,因此都会确保饭盒会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所以并不会担心发生浪费粮食的问题。
他也说,此举在首次接单时,就获民众认购400份,反应非常热烈。
为确保弱势群体在行动管制期内吃饱穿暖,义工们也不惜站在前线分工合作,从备材料、烹煮、包装、派发,各员站稳岗位,每个步骤都不马虎,为的只是为社会献出点点的关怀!
本报走访慈善组织及商家备餐的情景,发现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以完成善举的所有步骤,同时全程皆做好防疫措施,包括消毒、戴口罩及手套等,确保每个饭盒美味又卫生。
同时,在准备饭餐的同时,怡保爱心饭堂慈善机构也了解到低下阶层群体可能会买不到口罩,贴心地在每个饭盒附上口罩,也借机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保护自己及避免暴露在染疫的风险之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