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有个“姐妹巷” 十多幅壁画描绘点滴
摄影:黄敬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怡保15日讯)继二奶巷、三奶巷后,拱桥新村也诞生了一个“姐妹巷”;无独有偶,它们都是以女性为卖点的打卡景点巷子。
“姐妹巷”是由该村一群艺术爱好者,通过新成立的“拱桥亮起来姐妹巷委员会”,在该巷将该村历史融入画作。
“姐妹巷”之名从何而来?事由该巷子有一家由两姐妹共同经营的茶室,“拱桥亮起来姐妹巷委员会”就地取材,将该巷命名为姐妹巷,而该对姐妹中的其中一人,也是该会财政高玉清。
拱桥姐妹巷位于村内拱桥龙乡花园韩江公会同排后巷,委员会成员在店铺和排屋后面或旁边的牆身,用各类的壁画把拱桥的点滴描绘予人前,目前已完成作品的有十多幅,这些作品皆是出自名不见经传的艺术爱好者之手,而首幅画便是出自该委员会策划主任刘永隆的“年年有馀”壁画,他也是此项壁画工程的多产者。
其中,占了最大面积的壁画题为“拱桥”,共高10呎及宽36呎, 这更是众壁画中的重点及点睛之作,作者以画笔,来细说着拱桥的由来。
其他的作品计有小叮噹、熊猫、代表砂拉越的犀鸟、四五十年前喜庆用品、应行动管制令带出遵守防疫手则讯息的壁画、西游记人物字画等;目前,最年轻画者是一批大学生,最年长者是70多岁的村民庄双财。
“拱桥”之名源自火车路拱门
根据老一辈人所说,“拱桥”之名源自于老拱挢火车路的拱门而来。
委员会策画主任刘永隆说,根据父亲刘祥胜文字记载,也有图为证,有关拱门是建在距离现在拱桥新村约半公里处,被称为老拱桥处的高架火车路下端的一条道路旁的行人道,其用意是顾及行人的安全。当年该处非常热闹,有运货交易及摆卖摊位等。
他说,当年拱桥的名字是以马来名的“Kanthan”直译成“干登”,后来长辈望者拱门得到了灵感而把“干登”改为更有韵味的“拱桥”。
他说,后来在日本战争时代,日本煌军拆了该拱门,以致拱门无法再使用而慢慢荒废,如今拱门已不復存在。
他说,所以该委员会欲通过姐妹巷,画出拱桥的故事,让村民和外来者知道拱桥的底蕴。
义务团队 处开荒期
委员会主席刘旺受访时说,早在两三年前,他已有此计划,只是没有落实,后来遇上行动管制令,村里的三几好友在聊天时,再重提此事时,众人一拍即合而付诸行动。
他说,姐妹巷计划的整个工程,将包括30多幅壁画、美化工程如供村民聊天的树根茶几等、售卖古早味美食摊位等。
他说,目前的阶段尚在开荒期,整个团队都是义务性工作,有空就来工作,所以并没定下需完成的日期。
他说,姐妹巷仍需要更多的壁画和艺术作品,欢迎在擅于画画等艺术爱好者拔刀相助,在姐妹巷裡留下鸿爪雪泥,也让姐妹巷工程早日完工。
他说,一般上,该委员会没有限制壁画的题材,不过事先需给一声知会。
他指出, 巷子裡的住户获悉有此计划后,都非常乐意提供他们的牆壁作壁画用途。
上载新进展照片做宣传
刘永隆说,虽然姐妹巷尚未全面竣工,但该委员会不时把最新进展的照片上载至一些社交媒体,以致姐妹巷在此时已小有名气,吸引一些槟城及吉兰丹人前来打卡。
他说,由于该委员会是非营利的民间组织,没有经济能力,所以壁画都是由艺术爱好者义务绘画的,不过该委员会提供彩色漆料。平时的开销和材料都是由一些志同道合的热心人士所赞助。
他说,他目前正在另一名爱好艺术的朋友统筹着一幅“有山有水,把根留住”的型字画,昭示拱桥村民将源远流长。
他也盼有一天能把拱桥农耕之家的特色,也是其中一幅画。
拱桥亮起来姐妹巷委员会
主席:刘旺
财政:高玉清
策划主任:刘永隆、庄国华
理事:刘道平、张镇财、庄双财、张志华、吴凯峰、潘钰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