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手艺 粒粒皆辛苦 粽有心思 | 中国报 Perak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霹雳人 ChinaPress
    sg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女儿学手艺 粒粒皆辛苦 粽有心思

    报导:李莉莉
    照片:受访者提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怡保13日讯)妈妈裹粽子手艺传女儿,代代相传妈妈独有口味和好吃的粽子!

    年过半百华妇罗金带(67岁)来自拱桥,在年轻嫁人后,从家公家婆处学会裹粽子的手艺,凭着自己对烹饪的心得,创造及改良出自己和家人都喜爱的粽子口味。

    浸糯米6小时,切片蘑菇、分蛋黄、水煮和炒眉豆、水煮和清洗粽子叶、腌制猪肉、爆香虾米,准备工作复杂多工。
    浸糯米6小时,切片蘑菇、分蛋黄、水煮和炒眉豆、水煮和清洗粽子叶、腌制猪肉、爆香虾米,准备工作复杂多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金带有感现在包裹粽子时不如年轻时,尤其是炒着沉甸甸的糯米时更显吃力,其排行第6的女儿林丽颖在心疼母亲之下,于今年萌起向妈妈学习包裹粽子的手艺,借此传承下去。

    任职书记的林丽颖(38岁)遗传了母亲喜欢烹饪的基因,所以此次向母亲学裹粽子时,被母亲一点就通,掌握了大概要决。

    她受访时说,妈妈一生享受烹饪,所以对食物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就如此次裹粽子,她非常讲究糯米的素质。

    利用爆香虾米后的虾米油和适量的蘑菇水,是炒香糯米的秘诀之一。
    利用爆香虾米后的虾米油和适量的蘑菇水,是炒香糯米的秘诀之一。

    她说,往年在端午节来临时,她会与父亲特地前往泰国勿洞采购正宗的泰国糯米,但今年因疫情关系无法出国,因此改在怡保寻找合她心意的糯米,在走访了不少商店超市后,终于找到某牌子1公斤装的泰国糯米正合她意。

    她说,母亲强调在炒粽子的材料时,可利用爆香虾米后的香油炒香糯米,同时加入浸过蘑菇的水,那么糯米就可以粒粒皆香。

    她说,母亲也教她在裹粽子时,要依序放入馅料,先是虾米、眉豆、花腩肉、2小块蘑菇,最后才放1粒蛋黄。而花腩肉最好采购猪油较多的部分,同时腌制入味。

    罗金带包裹的粽子,非常扎实。
    罗金带包裹的粽子,非常扎实。

    傍晚备料.深夜包裹
    一觉醒来 有粽吃

    林丽颖说,所谓天下父母心,母亲一直都有“为了让孩子一觉醒来,就有粽子吃”的想法,往年都是傍晚时段先准备和炒香材料,然后待家人入寢后,在深夜里才开始裹粽子。

    她说,母亲大多数是在半夜11时许裹粽子至凌晨2时许,然后把粽子放入已烧开的开水里,用中小火水煮3个小时半,以让孩子在睡醒后,就有香喷喷的粽子可吃。而母亲会趁着煮着粽子的数个小时内上床就寢,在半梦半睡之间看顾炉火。

    她说,母亲往年是一次过裹4公斤至5公斤,约80至90粒的粽子,今年为了迁就她的时间,让她有多几次学裹粽子的机会,而改至上午时和分几天时间裹粽子。

    女儿林丽颖(右)有心学习工作复杂的裹粽子手艺,为母者罗金带笑不拢嘴,手艺后继有人。
    女儿林丽颖(右)有心学习工作复杂的裹粽子手艺,为母者罗金带笑不拢嘴,手艺后继有人。

    学了3天 绑不扎实

    林丽颖说,今年是首次裹粽子,学了3天,还学不到母亲的几层功夫;但现在是掌握了粽子的角形、放入馅料和包裹起来,可是绑粽子的功夫不到家,绑不扎实,一直在学习着。

    她说,这次学裹粽子是学整个过程,从处理粽子叶和蛋黄,至准备材料、浸糯米、炒糯米、爆香馅料、包裹粽子和水煮粽子,都非常花时间及多工,真得不简单,也体验了母亲为了孩子所做出的付出。

    她说,虽然如此,裹粽子多工且还不会绑实粽子,但她日后一有机会,她还是会向母亲学习的,直到可以独立操作为止,让母亲的手艺代代相传,可以继续品尝母亲粽子的味道。

    粽子满满的馅料,传达了妈妈的味道。
    粽子满满的馅料,传达了妈妈的味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