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米沿海运输 小水溪也是探矿要地 | 中国报 Perak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热线
  • 霹雳人 ChinaPress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锡米沿海运输 小水溪也是探矿要地

    (务边4日讯)华裔先贤从中国下南洋采锡,所沿着的海岸除了是早期运输的用途,其小水溪也是探矿的重要地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随着英殖民引入铁路科技,取代了水路运输,也把各主要的城市串成马来亚,若沿着旧公路走所看到的城镇,都是华人开发的。”

    务边历史文物馆主席黄文斌分享务边与金宝的历史故事时指出,铁路把打巴打通至安顺、吉隆坡到巴生港口、波德申到芙蓉。

    他说,1898至1903年之间,锡税占了马来亚总税收的41.3%,该行业成为马来西进入现代化的重要经济作业。

    “拉律(拉律战争后称为太平)于1848年被发现有大量的锡矿,而务边是续拉律之后,第2个开采锡矿的重要城市,开埠年份在1870年代。”

    黄文斌主讲务边与金宝的历史故事。
    黄文斌主讲务边与金宝的历史故事。
    华人能把锡矿业发扬光大,主要是采用水笔砂泵的方法。
    华人能把锡矿业发扬光大,主要是采用水笔砂泵的方法。

    他认为,华人能把锡矿业发扬光大,主要采用水笔砂泵的方法;1878年之后都是机器和金山沟。

    “百年的锡矿业虽然已经没落,但我们应该教育后人,尤其是发展历史旅游业方面,灌输年轻人历史的重要性。”

    他指出,先人留下的建筑物可通过参观导览让民众了解过去,至于传统文化方面,则可透过各种活动延续下来,比如于每年春秋祭时祭拜祖先,体会先贤的贡献。

    “此外,透过郑景贵和余东璇的生平事迹,可了解他们对务边和金宝贡献、如何串联这两个城镇。”

    他说,郑景贵是增龙会馆的领导人,大马半岛有9间增龙会馆,7间在霹雳、槟城1间、马六甲1间,凡是增龙会馆都有他的照片。

    相关分享讲座是在务边文物馆举办,由霹雳州华人文化协会及拉曼大学软技能资源部主办,务边历史文物馆、近打锡矿工业(砂泵)博物馆及金宝历史文化馆联办。

    鸦片战争结束 华工被卖猪仔

    黄文斌指出,1848年拉律被发现有大量的锡矿,当时只有3名华人,此后各州华人来自中国的华工涌入,10年后增加至2万5000人左右、1872年则有4万人。

    “华工暴增的原因是中国刚结束了鸦片战争,民不聊生,而当时的锡矿仍未使用机器大肆开采,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华工则在同时向海外找生计,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卖猪仔。”

    他说,华工从海岸飘洋至马,过程中不能生病,否则被丢下大海以免传染给他人;他们先抵达槟城或新加坡港口,再进安顺河口到近打河岸。

    “务边是续拉律之后,第2个开采锡矿的重要城市,推测的年份是1870年,因为首间余仁生在此成立于1879年。”

    他说,1911年拉律的人口剧降至1万人,同时务边的人口有1万926人,当中有87.6%是华裔,超越了太平。

    务边1885年已有大戏院

    黄文斌说,位于近打谷东边最大的城镇务边,1885年已有容纳千人的戏院和268间房子。

    “务边锡产量从1883年的6300胆(pikuls),于两年后增加至13万395胆,其中,霹州贡献也从3.96%增加至8.23%。”

    他指出,务边的原名是毛宾或俗称无辫子,因为适逢孙中山刚搞完革命,务边华人剪掉辫子以示支持孙中山的事业。

    当年的大水管,目前仍保留部分。
    当年的大水管,目前仍保留部分。
    建立于1884年的矿工俱乐部,如今已不复存在。
    建立于1884年的矿工俱乐部,如今已不复存在。
    1890年建的清真寺。
    1890年建的清真寺。

    “务边镇留下的历史遗产值得现代人保留,包括有一条街是有天主堂、清真寺和观音古庙、合德酱油厂,现在当地各族居民和平共处,也是多元文化珍贵的遗产之一。 ”

    他说,随着锡价崩跌年轻人出走,保育古迹的工作也有心无力,包括建立于1884年的矿工俱乐部,目前只剩下几根柱子。

    保育老建筑需花心思

    黄文斌指出,于1879年建立的首间余仁生药材店,已重建为银行,若保留至今,其价值非金钱可衡量。

    “保育古老建筑的确需花心思,重建为现代建筑物较干手净脚(粤语,指干净利落)。”

    他说,所幸余仁生第2代经营人余东璇停放马车的马车房仍保留,如今改为务边文物馆,摆放昔日锡矿业蓬勃的珍贵照片为主,由该馆前主席彭西康为民众导览。

    余东璇是余仁生的第2代经营人。
    余东璇是余仁生的第2代经营人。

    此外,拉律战争海山派领袖郑景贵在战争后曾在务边领导增龙会馆,与余东璇把1887年开埠的金宝给串联起来。也有许多锡矿家也从务边的事业拓展至金宝。

    郑景贵是增龙会馆的领导人。
    郑景贵是增龙会馆的领导人。

    “位于金宝和务边之间的石山脚有小椰壳洞,先贤在此1870年采锡。”

    他说,山洞外不远处有道教和佛教联合的寿仙岩庙,于1881年重建。石碑上刻了捐款者兼余东璇的父亲余广的名字。

    金宝以河流命名

    黄文斌说,金宝可说是近打谷里迟开发的城镇,于1886年开埠,英殖民以金宝河为此地命名。

    “金宝的前名叫万邦刁湾(Mambang Diawan),马来文是指云端上的仙女,因为每次下雨后,位于中央山脉的万邦刁湾山(现称为金宝山)有云层,好像有仙女住在上面。”

    金宝老街会馆林立。
    金宝老街会馆林立。

    他认为,英国人认为此名称略显冗长,因此以最靠近的河流命名,之后是大家所熟悉的金宝。

    “由多家会馆和锡矿家筹钱,于1904年重建的金宝古庙,其文物是多家会馆的捐献,大部分是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至今大部分仍保留的相当齐全,是全马少见的古庙。”

    他披露,金宝开埠时余东璇才14岁,并在古庙重建时赠送大香炉给古庙,年仅27岁,可见他年少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柱子刻有他的叔叔余广德的名字。

    古庙处龙头 风水好

    黄文斌指出,余东璇也是金宝古庙和义冢合并后的信托人,其义冢对华裔入土为安的传统非常重要。

    “金宝山脉犹如一条龙,古庙上面是龙头,龙爪下则是坟墓。”

    他认为,很少老城市的庙位置像金宝古庙的风水那么好,其背靠山、面向马六甲海峡的正门也没有被挡,两边店铺在左右两侧展开。

    金宝古庙建于1904年,至今是全马少见文物如此齐全的古庙。
    金宝古庙建于1904年,至今是全马少见文物如此齐全的古庙。

    “早期,没有自来水时都是从井口取水,金宝山上的水流进沟渠至井水,再流至金宝古庙后,流向庙街(Jalan Tokong)。该沟渠有鱼和水草。”

    他说,目前只有客家会馆和东安会馆的后面保留着井,其余的已被盖住。

    “金宝古庙等建筑物是古迹之一,而先贤留下来的传统则是活古迹。因此我每年于春秋两祭,带学生祭拜先贤,体会先贤对土地的贡献。”

    先贤沿着河流探锡矿

    黄文斌指出,先贤先到槟城后沿海坐船至太平文德港(Port Weld,现改为十八丁),再到安顺河口,沿着霹雳河到金宝河及近打河。

    “虽然霹雳河比近打河大,但先贤们是沿着近打河探矿地点,除了有许多小水溪,霹雳河的河水比较急,不适合探测锡米蕴藏地点;通过近打河可通往金宝、务边、甲板和怡保。”

    他说,早期的锡矿是靠水路,之后英殖民于1885年建立铁路,把锡矿载送至槟城港口,再出口至国外。

    近打河有许多小水溪,适合探锡。
    近打河有许多小水溪,适合探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